添加日期:2013年1月15日 閱讀:520
冬季被人們視為*適合養(yǎng)生的季節(jié),因為這個季節(jié)天氣寒冷萬物潛藏,所以人的身體也要跟著“歇息”,而且冬天人的運動量也逐步減少,因此就需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理滋補,那么在小雪節(jié)氣過后人們應該如何進行養(yǎng)生?小雪節(jié)氣養(yǎng)生的宜忌是什么?
小雪節(jié)氣養(yǎng)生適宜吃
水果:優(yōu)選香蕉(香蕉含有能幫助人腦產生5--羥色胺的物質);
飲品:荸薺豆?jié){飲(荸薺5個絞汁,兌入250克豆?jié){內煮熟,加入白糖適量);
菜肴:芹菜炒香菇( 芹菜400克,水發(fā)香菇50克,二者加調味品同炒)。
小雪節(jié)氣養(yǎng)生忌吃燥熱食物
冬季寒冷,人們喜歡吃溫熱的食物以抵御嚴寒。比如,我國北方冬季愛吃羊肉,南方冬季愛吃甲魚,都屬于溫補的食物。但是并不是熱性的食物都適合在小雪季節(jié)食用,燥熱的東西吃多了容易上火,甚至產生熱性的疾病。
所以從小雪開始可以多吃羊肉、甲魚、海參等,但不要過多食用燥熱的食物,比如過度煎炸、烘烤的食物,太多辣椒、胡椒、花椒的食物,烈性白酒。太多的鹽在冬季吃了也對身體不好,咸味入腎,可導致腎水更寒,有擾心陽,所以冬季應該少吃鹽為妙,以免“雪上加霜”,損傷人體的陽氣,尤其是高血壓的人更要少吃。
其實除了以上介紹的食物之外,在我們的生活中適合小雪節(jié)氣養(yǎng)生吃的還有很多,我們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不用刻意去滋補,身體也可以很健康。
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(jié)氣,小雪時節(jié)過后氣溫降低,人們都穿的非常保暖,北方地區(qū)也已經開始供暖,室內溫暖入春,穿著上也是厚衣加身,因此就很容易上火,這時就需要從食物上進行調理。
荸薺冰糖飲--抗菌退燒瀉內火
荸薺冰糖飲的制作方法非常簡單,只需要材料備齊,在家中就可以做,把荸薺150克、甘蔗150克、冰糖30克備好,削去荸薺和甘蔗的外皮并洗凈;入鍋加入適量水和冰糖,煮至荸薺和甘蔗熟透即可。
荸薺皮色紫黑,肉質潔白,味甜多汁,清脆可口,自古有“地下雪梨”之美譽,北方人則視它為“江南人參”.而且其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豐富,但熱量卻不是很高,很適合初冬食用。
中醫(yī)認為,荸薺是寒性食物,有清瀉內火的功效,對于發(fā)燒初期的患者有較好的退燒作用,但高燒期間則不宜食用。幼兒吃一些荸薺還能促進牙齒和骨骼的發(fā)育。
黑芝麻紅棗粥--男補肝腎女潤膚
黑芝麻紅棗粥是小雪節(jié)氣比較適合的養(yǎng)生食療粥,配料有粳米150克、黑芝麻20克、棗(干)25克、白砂糖30克。材料備齊,然后將黑芝麻下入鍋中,用小火炒香,研成粉末,備用;粳米淘洗干凈,用冷水浸泡半小時,撈出,瀝干水分;紅棗洗凈去核;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,放入粳米和紅棗,先用旺火燒沸;然后改用小火熬煮,待米粥爛熟;調入黑芝麻及白糖,再稍煮片刻,即可盛起食用。
黑芝麻具有補肝腎、潤五臟、益氣力的作用,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、須發(fā)早白、脫發(fā)、腰膝酸軟、四肢乏力、五臟虛損、皮燥發(fā)枯、腸燥便秘等病癥,在烏發(fā)養(yǎng)顏方面的功效,更是有口皆碑。
黑豆羊肉燉當歸--補血養(yǎng)顏暖身心
這視一款非常適合小雪節(jié)氣前后食用的黑豆食療方,主要材料有:羊肉(瘦)1000克、黑豆100克、當歸10克、桂圓10克。具體做法是,先將黑豆洗凈用2杯清水煮軟;同時另一個鍋煮已切薄片的羊肉,同樣用清水3杯,煮時要除去泡沫及肥油。將黑豆及羊肉倒入燉盅內,加入當歸,同時加入切碎的桂圓肉,隔水燉上3小時即可。
黑豆蛋白質含量為49.8%,相當于牛肉的2倍多、雞蛋的3倍、牛奶的16倍!黑豆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%,吸收率高達95%以上,除能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外,還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。
3款膳食養(yǎng)生食譜,不僅可瀉火而且還有滋補肝腎補血養(yǎng)顏的作用,小雪時節(jié)多吃這些食物還可以讓你遠離疾病。
責任編輯:楊亞楠 atm-sprinta.com 2013-1-15 9:52:31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atm-sprinta.com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