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11年1月5日 閱讀:1097
一、術前護理
1 心理護理
術前2h禁食,做好解釋,消除顧慮,說明檢查的過程,調動病人積極主動配合。保證檢查手術成功。
2 術前用藥及麻醉
纖維鏡檢查前先清潔鼻腔。用1%地卡因溶液噴霧雙鼻腔粘膜表面麻醉,另雙鼻腔放置1%地卡因和2%麻黃素溶液棉片3~5min,以加強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和收縮作用,使纖維鏡管能順利通過。纖維喉鏡檢查前30min予肌注苯巴比妥鈉0.1g,皮下注射阿托品0.5mg,可減輕病人的緊張感,減少麻藥毒性,減少唾液的分泌。用1%地卡因溶液噴霧咽喉部粘膜,每隔5~10min噴霧1次,共噴霧3~5次,以達到表面麻醉的目的。
3 體位
病人取坐位,布巾包頭蔽眼。
二、纖維鏡診治中的護理
1 鼻咽纖維鏡檢查(手術)
纖維鏡自一側前鼻孔插入時,囑病人全身放松,平靜呼吸,在電視監(jiān)視下,纖維鏡通過鼻前庭,經鼻腔到鼻咽部,沿途配合隨時吸清鼻腔分泌物,尤其各鼻道,后鼻孔,咽隱窩各部分,以便清楚地觀察各部分病變,如出血點,腫物性質及范圍,必要時配合醫(yī)生進行照像或鉗取活體組織送活檢。此間相應地配合給予病人以必要解釋和安慰,以減輕病人恐懼和局部不適感。局部鉗取組織后,注意觀察局部出血情況,待檢查結束時,纖維鏡拔出后,可經鼻腔放入2%麻黃素棉片在活檢處放留片刻,以防止出血。
2 喉纖維鏡檢查(手術)
在電視監(jiān)視下,當纖維鏡自一側鼻前庭插入鼻腔至鼻咽部時,囑病人用鼻平靜呼吸,使軟腭離開咽后壁,纖維鏡繼續(xù)向下,達會厭游離緣時,囑病人發(fā)“依”音,即可越過會厭達喉前庭。由于喉部神經分布豐富,當有異物刺激時,病人會出現(xiàn)反射的防御性咳嗽和吞咽動作,直接影響檢查(手術)的效果。這時要配合醫(yī)生向纖維鏡管腔內注入1%地卡因溶液2ml,表面麻醉喉腔,有的病人較敏感,要追加注入1次,但用藥量不超過6ml,以防中毒,出現(xiàn)驚厥。囑病人自始至終平靜深呼吸,不要作吞咽,如喉腔分泌物較多,影響視野時,即行吸引,把分泌物吸干凈,不斷隨每一個進程指導病人。如需越過聲門觀察聲門下區(qū)及氣管上段,應指導病人深吸氣,讓聲帶張開,纖維鏡即可順利通過。如已確定病變部位而需鉗取組織時,即遞送配套纖維鏡組織鉗,放入纖維鏡管腔中,配合醫(yī)生密切注視電視圖像,把纖維鏡組織鉗打開,當張開的纖維鏡組織鉗移到緊貼病變部位時,馬上穩(wěn)、準、輕巧小心地把鉗咬合、鉗取病變組織或把腫物清除。按醫(yī)囑妥善收集組織標本,放入10%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,標本瓶上要準確寫上病人姓名、科別、以防出錯。
三、術后護理
鼻咽纖維鏡檢查取鼻咽組織作活檢的病人,要觀察鼻腔有無活動性出血,囑病人頭部后仰,休息30min后才拔出鼻腔麻黃素棉片。
喉纖維鏡檢查作聲帶腫物鉗取后,囑病人2h后才可進食,并嚴格要求禁聲1周。以上兩項檢查術均囑病人1周后復查。并按醫(yī)囑服用抗炎藥物,注意口腔清潔,預防傷口感染。
四、儀器清潔消毒及管理
儀器清潔消毒問題根據(jù)不同情況進行不同處理,以增加纖維鏡的使用率。
1 一般清潔消毒法
適用于一般性檢查后而無作任何特殊處理的病人,檢查后纖維鏡管用軟布巾于清水→2%戊二醛溶液→清水中抹洗1~2min。
2 纖維鏡管腔內及活檢鉗消毒法
適用于活檢,腫物切除或有特殊感染的病人。使用組織活檢鉗后,纖維鏡管除按上述方法清潔消毒外,并于管腔內插入小刷子分別在清水→消毒液→清水中來回拭擦,并反復抽吸多次,組織鉗張開,用軟布小心清潔鉗面及關節(jié),并泡浸在75%酒精中20min,多條纖維鏡組織鉗輪換使用。
3 清潔消毒干燥存放法
適用于全部檢查結束,纖維鏡管按上述方法徹底清潔腔內污垢后,然后用布拭干,連接吹風機通風20min,以達到干燥纖維鏡管腔的目的。再用酒精棉球消毒鏡體表面,纖維鏡組織鉗酒精消毒后用石蠟油涂擦關節(jié)部分,預防生銹,*后將纖維鏡管及組織活檢鉗分別小心放回儀器專用柜內固定“自由”位置上懸掛。
4 拆卸儀器
儀器各部導線連接部分按相反順序拆卸,電視機,圖像打印機,冷光源固定放回于陰涼通風處,布巾覆蓋,嚴密保護,吸引機清潔備用,清除所有污物。
責任編輯:季蕓 atm-sprinta.com 2011-1-5 14:17:03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atm-sprinta.com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(lián)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