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11年8月18日 閱讀:1023
頭痛一證,有外傷、內傷之分,而外感又有風寒、風熱、風濕之別,內傷有肝陽、肝火、痰濁、血瘀、氣虛、血虛、陰虛、陽虛之異,當辨證論治,立方遣藥。
風寒頭痛:頭痛痛連項背,常伴惡寒發(fā)熱,身痛,無汗、苔薄白,脈浮緊等。當用解表散寒之劑,可用帶須蔥莖7根,生姜9克,水煎服,被覆取汗,汗出則愈。
風熱頭痛:頭痛頭昏,發(fā)熱或惡風,微汗,心煩,微渴,或咳嗽,苔薄黃,舌尖紅,脈浮數(shù)等。當疏風清熱,遣以菊花9克,生石膏9克,川芎9克,制為散劑,每服9克,清茶調服下。
風濕頭痛:頭重痛,肢體困重,胸悶脘脹,食少便塘,苔白厚,脈濡緩等。治宜驅風勝濕,可用白蔻仁4.5克,羌活15克,蘇葉12克,生姜9克,水煎分兩次溫服,數(shù)日即效。
肝陽頭痛:頭漲痛,眩暈耳鳴,煩躁易怒,失眠,口干面紅,苔薄黃,脈弦或細數(shù)等。當平肝潛陽,可用天麻18克,鉤藤15克,白芍24克,水煎服,常服必效。
肝火頭痛:頭痛常伴目赤,口干口苦,尿黃便秘,苔黃、脈弦數(shù)等。當清瀉肝火,可用夏枯草30克,梔子15克,水煎分兩次服,以愈為度。
痰濁頭痛:頭痛常伴頭昏眩暈,胸脘腹悶,惡心嘔吐,苔白膩,脈弦滑等。當除痰濕,取白術、澤瀉各15克,水煎分兩次服。
瘀血頭痛:其特點是痛如針刺,痛有定處,舌有瘀點。治宜活血化瘀,遣以當歸尾15克,川芎12克,赤芍12克,全蝎3克,水煎分兩次服。
氣虛頭痛:頭腦空痛,疲乏加劇,身倦乏力,食欲不振,短氣不足以息,脈虛無力等。當補益中氣,宜用黃芪30克,升麻9克,水煎分兩次服。
血虛頭痛:頭痛常伴面色黃白,頭昏目花,舌質淡,脈細弱等。當以養(yǎng)血為主,可用當歸18克,川芎9克,細辛3克,水煎服。
陰虛頭痛:頭痛常伴眩暈耳鳴,腰膝酸軟,五心煩熱,遺精帶下,舌質紅,脈沉細無力等。應滋補陰液,可用六味地黃丸,或黃精30克,水煎服。
陽虛頭痛:頭痛綿綿,遇暖痛減,遇寒痛加;患者常感怕冷,易于外感;苔白,脈沉弱等。當溫補陽氣,平日可多吃牛肉、羊肉以及蔥姜蒜等食品。
責任編輯:張亞威 atm-sprinta.com 2011-8-18 17:02:51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atm-sprinta.com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(lián)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